????6月12日,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举办第56期“天山学术论坛”,本期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院士。论坛由新疆生地所副所长张道远研究员主持,研究所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会。
????匡廷云院士作了题为“光合作用与智能化植物工厂—颠覆传统农业的新兴战略产业”的报告,报告中介绍了光合作用研究的发展历程,并详细介绍中国队如何多年深耕光合作用研究领域,与国际光合作用研究团队竞争,首次从空间结构原子水平解析捕光复合物LHC-II晶体结构,是国际光合作用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。随后,首次在原子水平上解析了高等植物PSI-LHCI晶体,并揭示PSI-LHCI色素网络中的“红叶绿素”的结构和位置;全面开展硅藻的捕光天线、光系统I和光系统II超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,被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广泛认可。
????报告还指出应充分结合优势学科,聚焦世界科技前沿,以国家需要为引领,开展跨时空尺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,为深入理解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和机理提供了新视角。此外,匡院士还详细介绍了智能化植物工厂,从一开始的小规模种植到后来上千平米的工厂化种植,还介绍了智能化植物工厂的应用场景,如何利用西部丰富的太阳能,将其与光伏产业有机结合,通过光伏发电系统为工厂提供清洁能源,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,还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????报告结束后,参会师生针对植物智能化工厂在新疆荒漠地区的发展现状、人工合成叶绿体、高效提高植物光合利用策略等问题进行了交流,会议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
????匡廷云,女,1934年生,四川资中人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??锿⒃圃菏渴侵闹参锷硌Ъ遥泄堵烫迥ぱ芯啃铝煊蚩卣?,长期关注光合膜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,在光合作用、光合膜、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统的、创造性的成果在国内外已发表论文200余篇,多次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《自然》和《科学》上,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、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等多项奖励。
匡廷云院士作报告